南科大团队与NASA和哈佛大学合作 监测华北平原空气质量变化

2021.08.27

近日,南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朱雷团队在卫星监测空气质量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自然》主刊杂志进行全球推广。

      无论是今年3月出台的“十四五”规划,还是11月将在英国举办的COP2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大气污染的治理都是当下国内外关注的焦点。2020年的前四个月,在华北平原上空的大气中观察到的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甲醛(Formaldehyde,HCHO),和2019年同期相比显著减少了15%。HCHO是非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NMVOC)的指示物,这种污染物的排放是温室气体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因此,进一步了解 NMVOC水平对改进空气污染预测模型尤其重要。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朱雷,和他所领导的大气化学模拟与遥感研究组,利用欧洲航天局卫星对流层监测仪(TROPOMI)进行了这项观测。

 

 

图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朱雷介绍,卫星遥感已成为监测大气组分的重要手段,其中涉及量化源排放、识别长期变化趋势、监测地表污染物浓度、估算健康效应、飞机校验等方面的研究。2016年,他取得了哈佛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并于2019年12月加入了南方科技大学。目前,朱雷团队的研究包括痕量气体遥感、数据同化、空气质量、大气-地面-海洋交互作用,且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哈佛大学等科研机构保持合作。

《自然》杂志(Nature)是国际领先、跨学科的科学周刊,汇聚全球最重要、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学者提供了顶尖的国际化科学传播平台,朱雷表示非常高兴能有机会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动卫星监测空气质量研究取得新进展,希望南科大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被世界看见。

 

相关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2473-021-00330-0

 

图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供图

文字:国际合作部